黑面琵鷺|自備湯匙吃飯的國際巨星

 
別具特色的覓食方式
說到黑面琵鷺,在台灣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,幾乎所有人都能認得牠招牌的飯匙嘴,但你有看過牠吃飯的樣子嗎?跟白鷺鷥佇立水邊、伺機啄食的方式可是十分不一樣喔!黑面琵鷺喜歡的覓食環境,以水位低於20公分的淺水灘為主,牠們會將直接將嘴喙插入水中,一面行進、一面左右掃動,捕食水中的魚蝦及各類小型無脊椎動物。別具特色且逗趣的吃相,讓人遠遠就能認出牠來,是非常療癒的吃播畫面!

 


黑面琵鷺的俗名是「黑面抐桮(oo-bīn-lā-pue)」,正是因為牠長相與吃飯的模樣喔!
春天成鳥會換上帥炸了的繁殖羽
WOW~吃到大魚了!
幼鳥的嘴色較淺,是淡粉褐色的

宜蘭也有穩定的度冬族群
黑面琵鷺在台灣的主要度冬地在台南七股,但其實宜蘭每年也都有約30隻的度冬群體喔~牠們每年約在十月底抵達,時潮、下埔、五十二甲、蘭陽溪口都是牠們的活動範圍,直到隔年三月天氣回暖後,便陸續北返回到繁殖地。雖然宜蘭的黑面琵鷺數量遠比不上台南,但有個很大的優勢就是「超級近近近近近!」,只要在車上耐心等候,就很有機會近距離欣賞,因為牠們吃著吃著,就會不小心吃到我們的腳邊了;如果下車試圖靠近,黑面琵鷺反而會受到驚嚇、然後頭也不回的飛走!
 
新南並非黑面琵鷺在宜蘭的主要棲地,因此不是田董米主要的保育目標,但我們還是非常歡迎牠們偶爾到田裡晃晃啦~!
裡頭混著一隻間諜「白面琵鷺」,你能發現牠嗎?
 
全球數量瀕危的黑面琵鷺
黑面琵鷺之所以受到超高關注,除了長相吸睛外,還有全球瀕危的數量。根據1989年,香港觀鳥會首次發表的統計,當時黑面琵鷺全球數量剩不到300隻,加上牠們的分佈範圍侷限在東亞沿海,在數量稀少且棲息地有限的條件下,極可能走向滅亡。幸好各國不論民間或政府單位,皆開始積極投入保育行動;經過多年的努力,2022年全球族群量突破6,000隻,不僅再次創下「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」的新高,其中更有六成以上是在台灣記錄到的喔!
 
「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」是由香港觀鳥會發起,在每年一月定期舉行,串連台灣、南韓、日本、中國、香港、澳門、泰國、柬埔寨...等國家共同調查。我們雖然沒有機會參與普查工作,但其實還可以藉由「回報繫放個體」來協助保育工作唷!平常賞鳥時,如果目擊有腳環的個體,記得記錄下牠的編號,並將資料回傳到「黑面琵鷺回報系統」,如此一來就能知道這隻黑面琵鷺是在哪年、在哪個國家繫放的,並有助於科學家進行長期追蹤、瞭解牠們的遷徙路徑。
有腳環的黑面琵鷺,編號K69,2007年在韓國繫放的個體
2021年,有隻編號T18、高齡24歲的「阿祖級」黑面琵鷺現身台南